笔趣阁 - 综合其他 - 重生之赵武天下在线阅读 - 第244章 百口莫辩

第244章 百口莫辩

赵桓子,定都中牟。

    但是天不假年,赵桓子在位仅一年,就崩逝了。赵国宗亲联合其他势力,杀掉了赵桓子的儿子,推举赵浣再次继承赵候的位置。

    这样悲剧并没有因此结束,当年赵烈侯身死,群臣因为世子年幼,改立了赵烈侯的弟弟继位,是为赵武公;赵武公崩逝后,群臣复立赵烈侯的世子赵章为新任赵候,是为赵敬侯。

    历史总是那么相似,赵敬侯继位之后,赵武公的儿子赵朝因为不满继承权被褫夺,也发动了叛乱,失败后逃到了魏国,魏武侯派兵相助,同样失败,自此赵国将都城从中牟迁往了邯郸。

    这两次叛乱中,虽然都暴露了赵国国君在继承权问题上的失败,却也同时反映出赵国自身的问题。赵桓子迁都中牟,赵敬侯又从中牟迁往邯郸,既有整个国家战略决策的改变,同时也有对宗族势力的规避和忌惮。

    而恰恰是在这些叛乱中时隐时现的宗族势力们,由于当时的执政者缺少对于他们的打压,才让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危及赵国的存亡。只不过宗族势力问题,不仅仅是赵国的问题,更是所有诸侯国的问题,甚至放眼整个历史,宗族势力一直都是执政者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。

    所以当赵咸说要逼迫赵雍让步的时候,赵然坚决反对,只不过后来赵咸的意思是对赵雍施加压力,而非是反叛。再说,他虽然年龄大了,但是脑子还算好使,晋阳周围有三股部队,李衍和廉武两人都是赵雍的亲信,赵山虽然是赵氏宗亲,不过说到底是邯郸的赵氏分支,对于晋阳甚少走动。

    而且,晋阳的士兵本就只有